主页 > 中文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

公司新闻

暗夜信使 Telegram恶魔的隐秘传说

流量次数: 作者:tg纸飞机 发布时间:2025-08-17 20:20

Telegram因其强大的加密和隐私保护功能,被部分犯罪组织滥用,逐渐演变为数字犯罪的温床,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
⚠️ 一、性剥削与数字性犯罪

1. 韩国"N号房"事件:犯罪团伙在Telegram建立秘密聊天室,胁迫女性(含未成年人)拍摄性剥削视频,通过会员制传播。74名受害者中有16名未成年,最小仅11岁,会员规模达26万人。主犯赵主彬终审判处42年有期徒刑^^。

2. AI深度伪造犯罪:2024年首尔大学再现类似案件,犯罪者盗用女性照片合成内容,通过Telegram传播,61名受害者遭"凌辱式"骚扰^^。

3. 跨国性犯罪产业链:联合国报告指出,东南亚犯罪集团利用Telegram交易深度伪造内容,2024年上半年相关犯罪增长超600%^^。

⚠️ 二、恐怖主义与极端思想传播

1. 极右翼组织策源:德国极右翼团体"帝国公民"通过Telegram群组策划武装政变,企图复辟帝制,25名核心成员被捕^^。

2. "Terrorgram"恐怖苗床:平台涌现大量新组织,如跨国极端团体"烈火师"(成员仅30人),由13岁少年创立,实施教堂纵火等暴力活动^^。

3. 监管失效争议:极端组织曾长期利用Telegram招募成员、策划袭击,其"阅后即焚"功能助长犯罪隐匿性^^。

⚠️ 三、洗钱与黑产生态

1. 虚拟货币犯罪枢纽:东南亚地下市场(如"Fully Light Guarantee")通过Telegram处理非法加密货币交易,用户超35万,提供洗钱、等"黑灰产服务"^^。

2. 信息窃取规模化:平台上每日分发超40万条窃取者日志,形成数据犯罪产业链^^。

⚠️ 四、平台责任争议

1. 创始人涉嫌纵容犯罪:2024年Telegram创始人杜罗夫因平台涉洗钱、、恐怖主义内容在法国被捕,警方指控其"协助犯罪"^^。

2. 监管机制缺失:韩国警方对Telegram未遏制深度伪造性犯罪立案调查,揭穿其"技术中立"辩词的局限性^^。

上一篇:为什么有些手机无法安装Telegram应用
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