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中文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

行业新闻

Telegram优质社群招募志同道合好友共成长

流量次数: 作者:tg纸飞机 发布时间:2025-08-03 16:32

一、犯罪团伙的操作手法

1. 兼职招募诱导

犯罪团伙以“足不出户高薪兼职”为诱饵,在短视频平台或社交软件发布广告,引导用户下载Telegram(纸飞机)加入特定群组。参与者被要求拉人进入QQ/微信群(称“Q拉”“微拉”),每拉一人可获得20元佣金。

2. 任务分派与监管

管理员通过Telegram或“蝙蝠”等加密软件下发任务,提供受害者信息及诈骗话术脚本。

群组内设置多层级管理,实时监控参与者工作情况并对异常行为纠偏。

3. 资金结算隐蔽化

佣金通过境外犯罪团伙结算,境内中间人使用支付宝群发红包分发,日结工资120-160元,规避资金追溯。

二、主要法律风险

1. 参与者可能构成共犯

拉人进群的行为实际为诈骗团伙输送受害者。国内警方明确将此类帮助吸粉引流的行为认定为“帮助络犯罪活动”,涉案人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
2. 技术特性助长犯罪

Telegram支持20万人超大群组、阅后即焚、端对端加密等功能,为犯罪组织提供隐蔽空间。

群主可禁止信息复制转发,强化内部信息封闭性,易形成犯罪“回声室效应”。

三、典型案例警示

  • 未成年人涉案
  • 有青少年受兼职诱惑,用Telegram参与“拉粉丝”及“手机口”诈骗(用两部手机中转诈骗通话),获利600余元后被警方查处。

  • 跨境犯罪链条
  • 大庆警方破获的涉7省案件中,犯罪团伙通过Telegram对接境外指挥方,利用网络电话平台吸粉引流,16名嫌疑人被捕。

    四、监管动态

    马来西亚等国已要求Telegram等平台申请运营执照,未获许可将面临处罚,以遏制其被用于违法犯罪。

    综上,Telegram群组拉粉丝行为多与诈骗犯罪紧密关联,参与者即便不知情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。公众应警惕高薪兼职陷阱,避免触碰法律红线。

    上一篇:Telegram隐藏联系人列表的实用技巧教程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